(资料图片)
评论员丨何莉
近日,江西省委、省政府印发了《关于全力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》。意见指出,要坚持和加强党对“三农”工作的全面领导,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,毫不放松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。
谋划“粮”策,夯实粮食安全“基本盘”。仓廪实,天下安。粮食问题既是“民之生计”,也是“国之大计”。江西是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,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。2022年江西粮食播种面积5664.6万亩,较上年增长5.4万亩;总产430.38亿斤,连续10年超430亿斤,赣鄱沃野展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。当前,在实施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,要推动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,就必须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,确保粮食稳产增收。因此,各地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,既要遏制耕地非农化、粮田非粮化,确保农地姓“农”、粮田姓“粮”;又要念好“山水经”,不断释放农业政策的红利,特别是要持续加大“真金白银”的投入,不断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,从而夯实粮食“基本盘”,织密粮食“安全网”。
把握“粮”机,跑出春耕备耕“加速度”。一年之计在于春。眼下,全国春耕备耕从南到北正在如火如荼展开,高质量推动春耕备耕工作,事关一年的“丰收景”。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“十九连丰”,粮食库存也处于历史高位,但粮食安全在任何时候都须臾不可放松。今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做好三农工作,确保粮食稳产增产,意义重大,事关长远。各地既要压实责任、多措并举,积极推广优质品种,优化种植结构,引导农民群众抢前抓早、调整结构、积极播种,确保应种尽种、不误农时;同时,又要牵住科技兴农的“牛鼻子”,加大推广科技运用,升级改造技术装备,建立大农业数据库,提升机械化水平,让“智慧春耕”助力粮食丰产,让广大农民挑上科技的“金扁担”。
守住“粮”心,厉行节约珍惜“盘中餐”。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。”餐桌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缩影。近年来,我国广泛开展“光盘行动”等,大力整治“舌尖上的浪费”,节约粮食之风日益浓厚,为夯实粮食安全之基贡献了磅礴的人民之力。立足新时代,我们要继续念好粮食“节约经”,任何时候都要树牢“浪费可耻、节约光荣”的爱粮意识,特别是要将艰苦朴素、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对此,每个公民都要时刻保持对粮食的敬畏之心,绝不能“顾了舌尖”而“忘了田间”,要始终坚持按需点餐,“少量多次”取餐,不做“必剩客”,争当“光盘族”,让“大国粮仓”根基更实、民心更稳,让乡村振兴“满园春色”。
江西新闻客户端《红土评论》栏目长期征稿。投稿邮箱:jxrbxw@163.com。欢迎赐稿!
编辑:王静仪
复审:罗彩华
审签:邱虎



